新闻中心 分类>>

J9九游会一起来看看2010-2020年自行车车款有哪些升级与进化?

2024-02-03 13:16:27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J9九游会一起来看看2010-2020年自行车车款有哪些升级与进化?读者们应该都知道,“自行车"只是个统称词,多数人知悉的车种大致区分为山地车、公路车、旅行车、城市休闲车、折叠车、死飞车等。

  进年,骑行风潮与自行车赛事盛行,“骑自行车"成为一项很拉风的运动,骑友们会互相讨论并比较自己的车种、车款、零配件,或参加了哪些赛事、拿了几座奖、多少奖金,再或是约骑、骑去了哪里,多少公里,看过多少风景也因为这些热度,各种自行车车款不断演变、进化、科技化、智能化、e化,让骑行世界更加便利。至于有哪些键性的改革与变化呢?

  趋势预测:电动自行车走进市场,电池重量减轻、续航力增加、车体设计进化。自行车更轻量、科技化、功能化,全能车款崛起。

  依路况不同,山地车可简单分为:速降DH(DownHill)、马拉松耐力车(Marathon)、长途休闲骑全避震(Trail)、全地形(All Mountain)、自由骑FR(FreeRide)、越野XC车(Cross Country)。中国在80近90年代时期,山地车非常盛行,也可说是万用车代表,能通勤旅游、上山探险、健身运动,因安装有避震器,因此几乎任何路况都适用,加上车身结实有个性,在那个梦想放飞的年代,有这么一辆车在身边,简直可以自由自在地骑向梦与远方。

  山地车近年的变化几乎是“肉眼可见”,无论是车轮尺寸的忽大忽小、避震器的改革变异,到e-MTB的出现,每一项转变都引起相当的讨论热潮。

  2010年单车志成刊之际,国内自行车赛事热度正逐渐高涨,依热络程度来看,山地车赛似乎比公路车赛更炽盛一些。当时也是山地车29吋盛行时期,29吋轮径自80年代出现以来,几经碰撞挫折与酝酿试水,甚至出现以29er赢得了马拉松XC赛冠军。但却一直到2010年,Trek山地车团队才在Johnriley带领下开始了山地车界的Apollo项目,为29吋山地车树立了全新标杆:最轻量化及最佳的骑乘品质,并给出了优异的Superfly Pro SL主力车型。

  2013年Trek正式推出29吋硬尾山地车X-Caliber:整车采用经过冷压,平滑焊接的独家Alpha Gold Alumium(阿尔法铝)车架及具有定制偏移前叉,G2几何结构,当然29吋的大轮径也拥有更强的通过性及稳定性。美国另一大品牌Specialized也在29吋领域,2012年底时就推出中阶位29吋硬尾山地车M5。

  在国外,27.5吋轮径的山地车一直都被称为650B,最早出现在20世纪早期的欧美旅行车上。不过在二战时,了650B轮胎,让这个规格几乎灭寂。直到1970年,Schwinn才又推出650B轮胎,也算是我们所知道的最早650B。

  当欧美29er热潮渐冷之际,亚洲这个新市场却对650B规格产生莫大的兴趣。当时,有别于主流的26吋,以及山地车热潮的29吋,27.5吋似乎更符合亚洲人的骑行风格。2013年,Giant推出全车系27.5吋车型,Merida也以27.5吋的Merida Big 7向赛场进军,直到2014年,原本一直持观望态度的Specialized、Trek、Lapierre、Yeti等品牌才相继推出27.5吋的试水车型,有车就有配件,SRAM、Shimano及Suntour配件商也跟着风潮推出相应产品。

  27.5吋山地车初推出之际并没有大红大紫,不过,27.5吋综合了26吋及29吋特点,车友们发现这个规格更贴合亚洲人骑行,至于身材高大的车友,29吋仍是他们的最爱,渐渐的,27.5、27.5+、29+,甚至36吋“大尺码”车种相继推出时,26吋成车似乎变成一种独特的存在了。

  山地车(Mountain Bicycle)最早出现在1966年,由重型的Cruiser bicycle(海滩车)改进而来,直到1970年代末期,山地车制造走进高技术轻量化,山地车便受到自行车朋友与玩家注意,到了1990年代一转成为主流运动。

  与公路车历史相比,山地车年轻了100多年,更容易表现科技与精进技术的进化,历经约半世纪的发展J9九游会官方网站,山地车从纯自行车演化到结合了电子科技,在2011年时,e-MTB已经出现在台北自行车展及上海展中。

  来到2015年的Eurobike时,e-MTB已进入崭新世代,无论是XC、All Mountain或Enduro等车种,都已进入装设电池、马达的轻松玩阶段,深受欧洲市场欢迎,只是这股风向东方,市场接受度并没有欧洲强烈,似乎还相当“慢热",但也未必不是未来亚洲另一股骑行趋势,因为,这股关注热度至今似乎还在,因为相关零配件仍在不断进化中。

  国际自盟UCI也看到e-MTB的热潮,并决定在2019年世界山地自行车锦标赛增设e-MTB赛事。不过e-MTB赛事在2018年的海獭赛(Sea Otter Classic)就设置过有奖金的赛事组别了。UCI第一届e-MTB世锦赛时间在2019年8月21日到9月1日,与传统MTB世锦赛在加拿大圣安娜开启。

  在中国,公路车运动的起步比山地车晚,公路车又称作跑车,可以想象这是一辆以追求速度为主的车种,“轻”、“快”是公路车款主要要求。2018年时,斯柯达Heros系列赛收官场就选在上海F1赛车场进行,没有一点违和感,因为公路车竞赛对速度的追求感,基本与F1赛车本质是一样的。

  公路车依功能与结构再细分,可分为一般公路车(Road)、场地车(Track)、越野公路车(Cyclecross)和计时车(Time Trail),一般我们在马路上见到的多为一般公路车。至于山地车与公路车款的不同,单车志做了很多的相关报导与介绍,这里不再多言。

  说起公路车与山地车历史,公路车的出现早了山地车超过100年,再根据自行车赛最早纪载,世界上第一次的自行车赛在1868年5月31日,于法国圣克劳德公园举办,据说赛程是2km。别小看这2km,当时的自行车款应该还是非常简单,因为装有钢丝辐条的自行车1867年才出现,车款还是前轮超大,由一条长弧型细钢棒车架连到超小轮径的后轮,至于钢管车架、滚动轴承、链条、刹车夹什么的,在当时都还未出现呢!

  自行车的制造材料变化也相当鲜明,从一开始的木制,进化到金属的钢、铁,接着是较轻的复合金,如铝、钛、镁等,1950年代,美军研发出有“黑色黄金"之称的黏胶基碳纤维后,80年代的自行车业就将这个新材质运用到自行车车架及各部件上。自此,如何“减重"成为一门专学。

  讲求轻量化的碳纤维材料备受品牌大厂青睐,技术运用也愈见成熟,轻量化、高刚性之外,符合工学的舒适几何设计也演化而来。因此,业者也开始追求可以抵抗空气阻力的设计,为了降低骑行中来自加速爬坡、轮胎或机械的摩擦力、空气阻力等功率消耗,空气动学成为一种追求,大约2011、2012年时,公路车设计的普世标竿则是“空气动力学设计",除了车架几何需要考虑空气力学,轮组、车把、座垫、脚踏、安全帽全部都要空气力学设计,才能让风阻降到最低。

  系统化设计轮组的流行加上轻量化考虑,及碳纤维轮组技术不断的提升突破,让碳纤维轮组一推出就受到注目并成为市场宠儿,同时也获得一大票职业选手的芳心,纷纷将碳纤轮组运用在竞赛场上以求好成绩出现。

  近年休闲风气大为兴盛,想靠着一辆自行车去完成或是征服自己心中的骑旅世界,就必须选一辆适合自己喜好的车种,因此,公路车也走向变形与改革,除了基本认知的竞赛公路车、爬坡车、Cyclocross外,由公路车所演进的Endurance、Gravel Bike等车型的推出,改变了众人对公路车的刻版印象,不仅可以走进山地,也能征服长途耐力骑行。

  ▲Gravel Bike设计用途在于颠簸石头等混合路面的多日骑行,还能够携带多日骑行所需要的装备。

  Gravel Bike是几年前在美国兴起的新兴车型,其表现的多功能性,进一步拓展了公路自行车功能的多样化。Gravel Bike除了适用于传统公路竞速的柏油路段之外,更宽的轮胎、更大的齿比、12mm桶轴碟刹,让车辆在Off Road路面可以获得更好的骑乘舒适性及稳定性。同时,这也属于户外跨界车型,配备有行李架、更多的水壶、挡泥板安装预置安装孔等。

  在公路车不断被细化下,Endurance耐力公路车是最为接近Gravel Bike的一种车型。早在2004年Specialized对长途耐力公路车的未来做出了相关指引,随后市场也出现第一款以大众市场为主的长途耐力公路车-Roubaix。2005年,Trek也跟进,推出品牌旗下首款长途耐力型公路车Pilot及Domane。2009年Giant Defy也加入Endurance这个新市场。

  当然,也有人会问Cyclocross(公路越野)与GravelBike的区别,简化来说,Gravel Bike在多功能性和骑乘性能之间可以达成一种最大程度的稳定平衡,而Cyclocross属于竞赛车款,多半出现在封闭式、复杂路面上的战斗车种,车架本身也比Gravel轻,因为在竞赛中经常会需要“扛车跑”,而单纯的Cyclocross也没有挡泥板、货架安装孔等。

  ▲在车架几何上Cyclocross自行车通常使用72-73°的头管角度,为的是转向更加快速一些。

搜索